汕尾市優秀科技工作者——鄧華

發布時間:2023-10-20   作者:swkjxh   來源:汕尾世界杯直播平台视频   點擊量: 29943

電子科技大學廣東(dong) 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汕尾分院鄧華:努力探索成果轉化的“汕尾樣本”

汕尾市“優(you) 秀科技工作者”風采

 

“來到汕尾,愛上汕尾,服務汕尾。”電子科技大學廣東(dong) 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汕尾分院副院長鄧華主動破解難題、敢於(yu) 攻關(guan) 克難,致力推動關(guan) 鍵技術研究及成果應用轉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來到汕尾 愛上汕尾

 

2021年3月,電子科技大學廣東(dong) 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汕尾分院(簡稱“研究院”)在汕尾(高新區)落地揭牌,鄧華作為(wei) 研究院的初創成員從(cong) 東(dong) 莞來到了汕尾。

 

2008年,鄧華從(cong) 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ye) 後就進入電子科技大學剛成立的第一個(ge) 異地科研機構——電子科技大學廣東(dong) 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以下稱“電研院”),一待就是十多年,先後負責過科技創新、產(chan) 學研合作、企業(ye) 服務等相關(guan) 工作,直到2021年來到汕尾。

 

“剛到汕尾時,挺不適應的。畢竟在鬆山湖待的時間比較長,那邊無論從(cong) 工作環境,還是生活配套,都挺成熟的,身邊的朋友也大多在那。來到汕尾,什麽(me) 事情都得從(cong) 頭開始,一邊忙著跑企業(ye) 摸需求,一邊急著組團隊搞建設,同時還得協調員工的‘吃住行’。盡管忙,但樂(le) 在其中。那個(ge) 狀態好像是回到了我剛到東(dong) 莞鬆山湖時電研院的初建期——邊建設邊服務”。

 

逐步安定下來後,鄧華慢慢適應了汕尾的生活,雖仍舊忙碌,但偶爾閑下來他也會(hui) 帶著小孩去汕尾的海邊走走,看看金町灣的海,吃吃汕尾的小吃,有時也會(hui) 約上朋友一起喝喝茶、聊聊這邊的工作和生活。“每個(ge) 城市都是自成體(ti) 係、自有特色,比如這邊的企業(ye) 家很多是早年在深圳、廣州或東(dong) 莞待過的,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和產(chan) 業(ye) 經驗後回鄉(xiang) 創業(ye) ,他們(men) 經曆了較為(wei) 成熟的市場熏陶並具有良好市場意識,這為(wei) 我們(men) 平台在本地開展創新創業(ye) 服務工作提供了不錯的基礎,我們(men) 能比較直接、務實、平等地洽談技術和人才合作”。


鄧華5.jpg

 

精準發力 夯實能力體(ti) 係

 

盡管在東(dong) 莞一直從(cong) 事科研及成果轉化工作,但東(dong) 莞的經驗未必完全適合汕尾。掌握本地產(chan) 業(ye) 尤其是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的真實需求是研究院精準發力(服務)的前提。為(wei) 此,鄧華先後組織學校和電研院十餘(yu) 批專(zhuan) 家團隊在汕尾開展了“麵對麵”技術對接主題調研活動,走訪了包括信利光電、康源半導體(ti) 、路華電子、索思電子、麥卡電工、快捷通導等近百家汕尾企業(ye) ,對汕尾電子信息行業(ye) 的整體(ti) 發展情況有了較為(wei) 全麵的認識。汕尾的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整體(ti) 上存在“結構失衡、規模偏小、創新能力弱、專(zhuan) 業(ye) 人才缺,支撐平台少”等突出問題。其它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如首飾、服裝、五金等,大多停留在“產(chan) 品低端、勞動密集、附加值不高、數字化水平不足”等階段,缺乏核心競爭(zheng) 力。

 

顯然,要解決(jue) 上述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的是久久為(wei) 功的持續創新能力建設和創新服務實施。科研及服務平台在創新實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找到科研平台在汕尾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中的“準確定位”,建構紮實有效的“能力體(ti) 係”,形成適合本地產(chan) 業(ye) 需求的“關(guan) 鍵支撐和突破”是本土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的職責所在。為(wei) 此,鄧華同研究院管理團隊一起,結合汕尾產(chan) 業(ye) 實情和自身平台優(you) 勢,明確了研究院科技創新工作實施的三要素——人才、成果、轉化;三個(ge) 抓手——人才團隊、服務平台、合作企業(ye) ;一套模式——以人才帶成果、以平台促合作,以合作推轉化。目前,研究院已獨立或聯合本地企業(ye) 建設完成各類科研及產(chan) 業(ye) 服務平台12個(ge) ,有針對性地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ye) 人才團隊9個(ge) ,聯合企業(ye) 開展科研攻關(guan) 、產(chan) 品開發等10餘(yu) 項,實施成果轉移轉化7項,預計可形成相關(guan) 經濟效益超億(yi) 元。


鄧華2.jpg

 

成果轉化 汕尾實踐探索

 

扶強——信利工業(ye) (汕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電子產(chan) 品、半導體(ti) 產(chan) 品開發、生產(chan) 和銷售的上市公司,也是全球唯一掌握全係列中小尺寸麵板技術的麵板廠,從(cong) 黑白LCD到最被業(ye) 界看好的柔性AMOLED全係列布局,目前已初步形成中國最大規模的中小尺寸麵板製造廠商。在汕尾,信利占據了本地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的70%以上,近年來,信利公司聚焦研發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zheng) 力。為(wei) 了更好地支持信利在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新產(chan) 品研發、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方麵的工作實施,鞏固其在本地的龍頭引領作用,結合企業(ye) 需求,鄧華積極對接電子科技大學新型顯示領域專(zhuan) 業(ye) 技術團隊,多次走訪信利公司,與(yu) 公司技術團隊反複對接,促成雙方在高速差分信號仿真技術研究、顯示缺陷檢測算法開發等領域展開合作,並聯合共建產(chan) 學研合作基地、博士工作站等平台;2023年5月,在鄧華的牽頭組織下,信利光電與(yu) 於(yu) 軍(jun) 勝教授團隊簽訂光電技術成果轉化框架協議,項目預計可實現轉化效益超千萬(wan) 元人民幣。

 

助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是實現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企業(ye) 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加強研發投入,可以提高產(chan) 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企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實現經濟結構的優(you) 化升級。廣東(dong) 娜菲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是汕尾本地的一家從(cong) 事新型衛材及醫療衛生用品生產(chan) 和銷售的傳(chuan) 統企業(ye) ,公司主要產(chan) 品包括衛生巾、衛生護墊、紙尿褲、紙尿片、離型紙等。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及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企業(ye) 麵臨(lin) 生產(chan) 轉型、產(chan) 品升級需求。為(wei) 此,鄧華帶領團隊深入企業(ye) 、走訪企業(ye) 負責人,與(yu) 技術人員交流,針對企業(ye) 的具體(ti) 技術需求,聯合電子科技大學聲光電技術專(zhuan) 家,迅速組建項目專(zhuan) 班,在結合企業(ye) 現有工藝、市場條件及團隊成果優(you) 勢基礎上,雙方最終達成共識,聯合開發國內(nei) 首款“智能功能型衛生巾傳(chuan) 感器係統”,重點突破衛生巾芯片電導率檢測係統、基於(yu) 健康評估的算法數據模型等關(guan) 鍵技術。目前項目已開展前期預研並取得階段成果,完成後預計可助推企業(ye) 實現新增產(chan) 值6000餘(yu) 萬(wan) 元。麥卡電工器材(陸河)有限公司是一家絕緣和複合材料製造企業(ye) ,主要生產(chan) 雲(yun) 母紙、雲(yun) 母板、雲(yun) 母帶和定製3D雲(yun) 母產(chan) 品。針對公司在雲(yun) 母基複合材料精深加工存在的技術難題,鄧華迅速對接電子科技大學材料領域專(zhuan) 家,帶領學校技術團隊積極參與(yu) 到企業(ye) 技術攻關(guan) 上,突破了超高耐溫絕緣雲(yun) 母基複合材料及其精深加工關(guan) 鍵技術,助力汕尾本地雲(yun) 母製品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培小——廣東(dong) 鬆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研究院眾(zhong) 多孵化企業(ye) 中的一員,也是鄧華在汕尾引進培育的首個(ge) 博士團隊創業(ye) 項目。該公司於(yu) 2022年注冊(ce) 成立,主要研發、生產(chan) 視覺點膠點鑽機器人、高精貼合機器人等高端智能設備,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chan) 權。項目團隊針對汕尾市珠寶、首飾、服裝等傳(chuan) 統主導產(chan) 業(ye) 市場開發的智能立體(ti) 蠟鑲機器人目前已在汕尾市(梅隴鎮)得到廣泛應用,累計銷售近400台,大幅提升了本地傳(chuan) 統珠寶首飾及服裝企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品品質,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相關(guan) 迭代產(chan) 品已銷往國內(nei) 外10餘(yu) 個(ge) 地區。2023年8月,鄧華組織公司團隊以“小型智能視覺貼合機器人”項目參加2023年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ye) 大賽(廣東(dong) ·汕尾賽區)暨汕尾市第七屆“紅海杯”創新創業(ye) 大賽決(jue) 賽,獲得初創組二等獎並晉級省賽。

 

以黨(dang) 建引領業(ye) 務創優(you) ,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助推業(ye) 務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電研院汕尾分院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鄧華主動踐行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使命,將理論學習(xi) 成果轉化為(wei) 推動發展的真招實策,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機製、新模式,以“適合、高效、共贏”為(wei) 原則,助推優(you) 質科技成果在地方“落地生根”,服務地方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創造實實在在的社會(hui) 效益。

 

人物簡介


鄧華-頭像.jpg

 

鄧華,男,1980年12月出生,電子科技大學廣東(dong) 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汕尾分院副院長,廣東(dong) 省創業(ye) 導師、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汕尾市知識產(chan) 權入庫專(zhuan) 家、東(dong) 莞市名校研究生培養(yang) (實踐)企業(ye) 導師,致力於(yu) 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與(yu) 促進創新創業(ye) 工作。